
关于活动计划锦集6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动计划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计划 篇1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落实区委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精神,更加扎实的抓好社区党建工作,扩大党在社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夯实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按照XX区《关于开展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做好20xx年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20xx年开展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在巩固“双争创”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区委、街道工委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统筹领导,坚持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按照社区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把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总体思路,逐步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联动共创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三有一化”水平,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幸福街道、幸福社区发展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开展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依据“五个好”的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协调发展。
二、创建标准
深入开展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即争创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区、争创“五个好”街道(地区)、争创“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有关争创标准如下:
“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标准:
1、领导班子好。社区“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工作思路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勤政廉洁,爱岗敬业,履职能力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社区党组织书记统筹驾驭能力强,模范带头作用明显。
2、党员干部队伍好。有计划地壮大党员队伍,经常性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党员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廉政意识不断提高;加强党员分类管理,严格组织生活,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3、工作机制好。社区“两委一站”联席会、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辖区党建协调议事等基本制度健全落实,工作运行规范高效;深入落实社区工作者包片入户制度,社区工作者的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推进社区“大党建”制,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党员群众民主参与形成机制。
4、工作业绩好。社区党建推动社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社区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规范化建设达标,被评为区级文明社区,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5、群众反映好。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普遍增强,党员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组织自身建设。围绕环境建设、首都文明区创建、网格化建设等中心工作,强化社区党委的引领发展、协调利益、整合资源、社会动员功能。积极推进社区纪检组织建设,优化调整组织设置,不断提高社区党委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本领为重点,切实加强社区党委班子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强化分类指导,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带动群众搭建平台。健全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改进领导方式,发挥党组织在组织、引导、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作用。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体系,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建立城乡一体相互衔接的社会服务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工作。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完善走访群众、分片包户联系群众机制,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和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工作流程,把党的工作和社会管理服务落实到网格。完善各类人群的服务管理,积极倡导社区志愿互助服务。
(三)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夯实社区工作基础。进一步明确社区“两委一站”的职责定位,使社区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发挥,社区居委会领导居民依法自治的功能得到加强,社区服务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健全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考评激励机制,完善社区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管理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强化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促进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以驻社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格局建设。
(四)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党的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提高党的工作影响力。加强社区党员服务站建设,发挥社区非公联合党支部的“孵化”作用,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巩固基层活动阵地。
四、20xx年创建工作主要内容
(一)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1、以“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勇当先锋建设新丰台”为主题,围绕首都文明区创建、环境建设年、社区网格化、十八大安保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在推进重点工作中创先争优。
2、按照街道“非公党建攻坚克难”工作方案的部署,扩大“两个覆盖”,提升“两个作用”,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指导员和骨干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典型选树工作。
3、巩固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整改提高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查遗补漏,巩固现有成果。
4、按照“六有”要求,即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要求,推进社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保障支持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街道组织的专业培训。
5、用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施,全面推进远程教育进社区,大力实施增强党性、提高能力党员“双育”计划,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6、继续抓好“党员八大岗”认岗承诺制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努力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二)着力抓好社区“两委”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抓好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厘 ……此处隐藏6978个字……;
(5)、给老师写一句感激的话语。
3、活动过程、作品展示。
4、评选’感恩之星”。
活动计划 篇6一、晨间活动
(一)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
2.主动将自己的物品整齐摆放在固定的橱柜里,身体不适能主动告诉老师。
3.积极参加晨间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二﹚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做好开窗通风、室内外清洁及消毒工作。
2.热情、主动、礼貌接待幼儿,与家长进行简短交流,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3.晨间检查:观察幼儿身体、情绪和精神面貌,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一般要求:观察幼儿的脸色、皮肤及精神,发现问题及时跟家长沟通并向保健医生汇报。
对有特殊情况的孩子认真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即:一摸:是否发烧; 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值日生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中大班设值日生),前一天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值日生要有标识),内容有:
(1)收拾整理室内环境(中班老师需指导),如擦桌椅、整理图书(大班增加修补图书), 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
(2) 更换日历牌(大班);记录气象志(中大班);报告本班缺席小朋友(中大班)。
(3)自然角的植物浇水、动物喂食及清洁工作。大班还应有观察记录。
5.有计划的组织晨间活动,内容列入周计划。
6.查看幼儿的晨检牌,清点幼儿出勤情况,并做好晨检记录。及时与未到园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
二、 操节活动
﹙一﹚对幼儿的要求
1.做好操前服饰准备(冬季需要拿掉帽子、取下围巾、手套等),会检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2.能愉快地参加操节活动, 排队有序,会听信号、口令做动作。
3.幼儿能认真并有精神进行早操锻炼,做操有节奏,动作到位,协调有力,能充分运动身体的各部分。
4.会选择器械活动,并和同伴合作活动。
5.操节结束后,及时整理轻器械。
﹙二﹚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操前保证场地地面平整,无障碍物,无积水。
2.检查好器械数量,要求清洁、安全,摆放整齐。
3.保教人员与幼儿共同参加操节活动。
4.带操教师精神饱满,口令和示范动作准确、熟练。
5.小班以模仿操为主,中大班以徒手操为主,并选做一套轻器械操,操节在一定周期内应有所变化。
6.操节后,幼儿有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
三、进餐(点)活动(两餐间隔不得少于三小时半)
﹙一﹚对幼儿的要求
1.餐前自觉、认真洗净手、脸。
2.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不依赖教师,正确使用餐具、餐巾,: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3. 愉快、认真地进食,不边吃边玩,不大声讲话,不影响他人,约30-40分钟左右吃完饭菜; 15分钟左右吃完点心。
4.逐渐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
(1)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咂嘴。
(2)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尽量保持“四净”(身净、碗净、桌净、地净)。骨头、残渣放在渣盘里。
(3)干稀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4)饭后送回餐具,漱口、用自己的餐巾擦嘴、洗手。
5.积极参加餐后安静游戏或散步。
﹙二﹚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就餐前:
(1)进餐前半小时组织幼儿安静游戏。
(2)餐前十五分钟帮助或指导幼儿进行餐前盥洗。
(3)科学、合理的对幼儿进行餐前营养介绍,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4)指导幼儿有秩序地领取饭菜,防止危险发生。
2.就餐中:
(1)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幼儿情绪良好,积极进餐。
(2)针对特殊个体进行饮食护理。
(3)进餐时保教人员注意观察幼儿,轻声、和蔼地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4)鼓励幼儿细嚼慢咽,不催促。进餐时,无特殊情况不清扫地面。
3.就餐后:
(1)提醒幼儿及时送回餐具。
(2)就餐完毕,收拾餐桌,清扫地面,清洗餐具、餐巾,并进行消毒。
(3)剩余餐点送回食堂,不得在班上留存。
(4)餐后组织幼儿进行10—20分钟自由散步或安静游戏。
(5)早、午餐后,为带药的幼儿严格按要求服药。一是普通药物各班教师必须由家长填写幼儿带药登记表(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年龄、带药原因、药品名称、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及方法、家长签字)才能为幼儿服药;二是抗生素类药物幼儿园拒绝接收,特殊情况下一定要有医嘱,并有家长委托书,由专职保健医生为幼儿服药。
四、教育活动(上午为两个活动,下午活动以游戏为主。活动时间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大班下学期可逐渐延至35—40分钟)
﹙一﹚对幼儿的要求
1.活动前转入安静状态,有参与活动的兴趣,能动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2.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干扰别人,不影响活动秩序,乐于交流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3.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多途径收集信息,并参与做好有关材料的准备,能正确地使用和整理活动材料或用具。
4.遵守集体活动规则,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发言习惯,用眼、握笔、坐立姿势正确。
5.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位。
﹙二﹚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环境:①室内地面清洁,光线充足。②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③室外环境安静无干扰,场地平坦。
(2)活动准备:①提前按计划备好课,熟悉教材和教案。②教具准备充分,学具数量要多于幼儿数。
2.保证教育质量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
(2)教育计划:根据各年龄段培养目标,选择教育内容,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或主题活动计划,计划能体现系统性及纵横联系的特点。另外,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需要和已有经验,结合本园实施课程的要求,适当修改、补充、调整活动计划。
(3)教育内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明确,切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保教结合为原则,有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幼儿情感体验和兴趣培养,同时兼顾智能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统一要